概况
影响:作为全球首个明确禁止强迫劳动产品的立法,该法规适用一切以欧盟最终用户为目标的企业,也包括在互联网上或通过其他远程销售方式销售产品的公司。由于违法将导致全球企业在欧盟进口、出口受限,预计其实施将对全球供应链产生深远影响。
全称:欧洲议会和理事会 (EU) 2024/3015 号法规2024年11月27日《关于禁止由强迫劳动生产的产品进入欧盟市场并修订 (EU) 2019/1937 号(保护举保人)指令》
生效:2024年12月13日生效。自生效3年后全面实施(即2027年12月13日起),以给企业和成员国留出适应时间。
强迫劳动的定义
该法规参考了《国际劳工组织(ILO)公约第29号和第105号》对强迫劳动的定义,第2条规定:
(一)强迫劳动是指“任何被迫或强制进行的劳动或服务”,尤其是以下情况:
1. 劳动者未自愿同意或因受到威胁而被迫劳动;
2. 使用暴力、威胁、恐吓、欺诈、滥用职权、剥削、债务束缚以及其他手段迫使个人提供劳动;
3. 剥夺劳动者自由,例如限制离开生产场所或工作地点的自由。
(二)法规明确涵盖的强迫劳动方式包括:
1. 薪资外活动:未支付公平工资或将工资扣缴作为强迫劳动的手段;
2. 强制加班或过度工作时间:通过胁迫而非劳动协议规定的形式要求员工工作;
3. 剥夺基本人权:包括剥夺休息时间、恶劣工作环境、不安全劳动条件等。
4. 债务劳动:劳动者还债被强制提供劳动或服务,无自由选择。
(三)儿童强迫劳动:为任何目的或形式,剥夺儿童选择自由或使其从事非法、不当劳动服务,均视为强迫劳动。
加班算“强迫劳动”吗?
根据该法规的定义理解,加班本身只有在以下特定情况下才可能被视为强迫劳动:
1. 加班并非出于劳动者自愿、而是因威胁(例如被恐吓、恐惧经济损失或其他胁迫方式)而不得不进行。
2. 加班的时间和劳动条件显著超出合同或法律的合理规定,并且没有劳动者的明确同意。
3. 在加班期间,劳动者的权利受到严重限制,例如被剥夺休息时间、工资未支付或被扣压。
什么是“强迫劳动”?
根据该法规和国际劳工组织(ILO)的标准,强迫劳动包括以下明确要素:
1. 强迫或胁迫:劳动者的意愿不是自由的,而是基于威胁、暴力、欺诈等手段被迫提供服务。
2. 剥夺自由:包括限制劳动者离开工作场所的自由或通过扣留文件、存款等方式限制其行为。
3. 非法过度劳动:强迫劳动不仅限于体力劳动,也包括不合理安排过长时间的加班或违反劳动协议的超负荷工作,尤其在缺乏报酬或劳动者被迫接受的情况下。
4. 债务束缚:劳动者因借贷或其他经济依赖被迫从事工作的情形。
5. 工资剥夺:扣押工资、不支付劳动报酬等方式也属于强迫劳动的形式。
6. 威胁与滥用:以暴力、语言威胁等压迫劳动者。
7. 使用童工。